常吃海鲜就不用补碘?福建疾控中心用数据告诉你真相
秋风起,开渔忙。海鲜最近福建人的不用补碘餐桌实现“海鲜自由”啦。多汁的福建海蛎、鲜美的疾控据告带鱼、肥嫩的中心黄花鱼……一口下去全是大海的鲜味。与此同时,用数一种关于海鲜补碘的常吃说法又出现了——“我们经常吃海鲜,不需要吃碘盐”。海鲜但经常食用海鲜真的不用补碘能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吗?福建疾控中心专家用科学监测和数据跟大家说清楚:“吃海鲜=不用碘盐”真的是个大误区!
根据福建省近年开展的福建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显示,儿童、疾控据告成人及哺乳妇女的中心碘营养水平总体处于适宜范围,但孕妇群体的用数碘营养水平仍略低于推荐标准。这一现象提醒我们,常吃即使是在海鲜消费较多的沿海地区,碘摄入问题仍不容忽视。
那么,海鲜的碘含量究竟高不高?数据显示,海带(2950微克/100克)、紫菜(4323微克/100克)和海草(15987微克/100克)确实是碘含量高的食物。
但人们日常食用的大部分其他海鲜,如海蛎、带鱼、黄花鱼、鱿鱼等,碘含量其实并不突出:带鱼约为40.8微克/100克,大黄鱼14.9微克/100克,甚至不足鹌鹑蛋(233微克/100克)和牛奶(20微克/100克)的水平。
事实上,除了少数几类“高碘选手”,大部分海产品的碘含量与常见的肉蛋奶类相差不大。值得注意的是,海带、紫菜等虽然含碘量高,但实际食用频率和数量有限。例如,很多人并不会每天食用海带,每次摄入量也远低于100克。
再看膳食结构。根据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推荐的一天饮食摄入情况,一位25岁男性每日通过食物天然摄入的碘为67.5微克(烹调的损失率约为20%),远低于成人每日120微克—600微克的推荐摄入量。即便加上经常食用海鲜,也难以弥补这一缺口。而如果每天摄入5克加碘盐(约提供100微克碘),碘摄入水平则可达到适宜范围。
因此,“经常吃海鲜就不需要吃碘盐”是一个认知误区。在当前饮食结构下,碘盐仍是我国绝大多数居民(包括沿海地区)膳食碘的重要来源。除甲状腺疾病患者需遵医嘱控制碘摄入外,绝大多数人需要长期食用碘盐。 (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)
- ·重磅!泉州楼市再出新政策!60%房源留给刚需家庭!
- ·门神力挽狂澜,克罗地亚0
- ·雷霆出击 泉州海事凌晨执法查处非法运输船只
- ·复制粘贴,英格兰近三场对阵威尔士比分全是3
- ·52岁卡纳瓦罗拿国足抬价!雇2意大利记者频造谣 在乌兹年薪被曝光
- ·上周六泉州市区电闪雷鸣 5000多次闪电怎么数出来
- ·全市共有444名百岁老人 泉州开展重阳节慰问活动
- ·泉州多家企业产品获加税排除 可恢复正常对美出口
- ·泉州推行公立医院按病种收费和支付方式改革
- ·实至名归!官方:凯恩当选德甲9月最佳球员
- ·记者:拜仁为努贝尔标价1500万欧起,斯图加特有心但无力
- ·第十二届文博会泉州收获满满 项目签约总金额逾200亿元
- ·43岁!正式决定退役!中国第一野兽后卫
- ·什琴斯尼谈特狮:我们之间没有竞争,而是互相支持
- ·2019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交流大会在晋江召开
- ·拉爵:给阿莫林3年时间!